发展航空力量,掌握制空权一直是各国的共识,但是要完成与之相关的工作并不轻松,其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成本,所以至今能被称为航空大国以及强国的国家寥寥无几,但发展制空权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是必须的,那么进行共同合作,共克困难就显得相当有必要了。
曾经,韩国与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合作也是航空领域共同合作的典范,但最终两国之间还是落得一地鸡毛的结局,这其中也有许多的点值得外界进行借鉴。
一、
2000年,野心勃勃的韩国启动了“kf-x”隐身战斗机计划,其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对美国战斗机的依赖,打造韩国自己的“战斗机”,并且在技术上可以与美国战斗机媲美,然而这一计划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五代机对比以往的机型最突出的就是隐身、发动机以及雷达系统功能的全面升级,这对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是极高的挑战,任何的工艺瑕疵都会暴露战斗机的轨迹,对前线战局产生不利的影响。
自美国的F-22战斗机成功试飞以来,被认为成功研发了五代机的国家只有美国、中国、俄罗斯,可见五代机的研发难度。
除了需要客服技术困难外,五代机在雷达、隐身等方面有着大量的创新,所以普遍的研发成本比四代机高了一倍以上。据悉,美国为研发F-35战斗机先后投入了500亿美元,后续的维护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样恐怖的投资足以劝退绝大部分的国家。
韩国有发展五代机的需求,但本国的经济体量无法支撑这一项目,基于此,韩国需要为该项目寻找一个合作伙伴,而在此时印度尼西亚成功走进了韩国的视野之中。
二、
2016年,韩国和印度尼西亚达成协议,决定共同开发KF-21战斗机。最初该项目预计将花费8.1万亿韩元,其中印尼出资1.7万亿韩元,在研发结束后韩国将向印度尼西亚转让部分技术以及KF-21战斗机的原型机。
但这次的两国合作受到的限制实在太多,所以注定不会非常顺利。
近年来,韩国一直在大力发展军工,在国际军贸市场上也颇为活跃,但韩国的致命点在于其技术都来自于欧美,本国国防工业的自主化程度有限。KF-21战斗机的多项核心技术都只能从国外引进。
在开发之初,韩国预计将从美国引进雷达等关键技术,但美国却对韩国进行了严格的技术出口限制,其中最重要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红外搜索系统等不被允许出口,韩国只能通过与以色列等国的合作才能完成技术突破。
与此同时,五代机的研发涉及多款关键零部件,而韩国不具备这些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必须向外国进口,也因韩国无法突破技术上的限制,目前的KF-21战斗机暂时没有配备内部弹舱,隐形效果也没有达到五代机的要求,基于KF-21战斗机的天然缺陷,韩国内部将其称之为次于五代机的4.5代机。
此外,因为韩国必须要从国外引进关键技术和系统,所以KF-21战斗机必定会在实战中受制于人,而在此前,印尼已经向KF-21战斗机项目投资了2272亿韩元,但从韩国的研发结果来看,印尼的投入显然和其期望得到的结果相差甚远。
三、
自2022年以来,印尼已经停止向该项目进行持续投入,转而与法国、美国等开展军贸合作,例如2022年,印尼就向法国采购了42架战斗机。2023年印尼又与美国达成了采购协议,印尼“大采购:的背后既是印尼对自身安全的重视,更是对韩国合作不满的一种表现。
韩国自然对印尼的“变卦”大为不满,多次要求印尼按照协议支付研发费用,如果印尼方面不同意,两国的合作只能就此结束,此后韩国还指责印尼方面的技术人员泄露关键技术,印尼与韩国之间也因此“撕破了脸”,合作陷入了僵局之中。
不过,印尼还是认为之前的投资不能浪费,两国之间仍存在有一定的谈判空间。最终在今年3月,两国决定继续推进合作,但鉴于印尼方面大幅度缩减了对韩合作的预算,所以韩国方面在技术转让上也进行了限制。
印尼与韩国之间的研发合作一直都进展不顺,而导致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就是韩国无法突破技术限制,两国也无法互信,但部分韩国媒体却没有深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反而把中国牵扯进来,指责是因为中方的某些动作使得印尼在与韩国的合作上频频出现意外。
四、
回顾KF-21战斗机的整个研发过程,外界都不难发现其中的限制,所以印尼方面虽然进行了不小的投资,但所获得的结果并未达到预期,最终的印尼只能选择减少投资,实现从这个项目部分“抽身”。
而韩国方面研发的KF-21战斗机目前已经有6架原型机完成了相关的试飞工作,也顺利进行了不少的空中试验,韩国也透露将从2026年开始进行小规模的生产。
但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在目前仍未克服五代机的技术限制,大量的技术还是从西方国家进口,在未来很可能会面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此外,KF-21战斗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韩国的研发实力,但其离真正的五代机还有不小的技术差距,韩国在未来仍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
其一,韩国市场规模有限,战斗机的后续成本难以承担。
其二,韩国战斗机如果要出口还面临着中国、印度以及土耳其等国的竞争,且韩国的技术基本来源于西方国家,要想出口还需得到别国的允准,这进一步减少了韩国产品的竞争力,所以韩国战斗机的生产与后期发展能否顺利也确实值得外界思考。
总体而言,韩国的实力不足以支持他们发展五代机,所以韩国与印尼在投入大量的金钱后得到的只有一个技术相对突破的4.5代机,印尼在花费了2000亿后得到的只有受限的技术,可以说是做了一笔极不划算的生意,所以印尼虽然继续了合作,但还是大幅度的减少投资数额,而未来的印尼到底能从本次的合作之中收获了什么也确实值得怀疑。
参考资料
《环球网》:核心技术进口多次被“卡脖子”,韩国国产武器神话藏着不少麻烦
《联合早报》:印尼减少分摊印韩战斗机合作研发资金
《韩联社》:韩与印尼商定继续研发韩式战斗机
配资炒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