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枚导弹,23.5亿美元,就这么把日本推到了最前面。”这笔账算下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美国人一边嚷嚷着要从西太平洋“战略收缩”,一边却把射程超过16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塞到日本海上自卫队手里,这棋下得有点让人看不懂了。
横须贺基地的“鸟海号”驱逐舰,九月底还在用美国人给的训练模型练习吊装,没过几天,就急匆匆地启程去了加利福尼亚的圣迭戈。那边有美国海军手把手教他们怎么玩转这个新玩具,据说最快明年三月底,第一批真家伙就要交到日本手上了。这速度,快得有点不正常。
这批战斧导弹,一半是Block IV,打固定目标;另一半是升级的Block V,能追着移动靶标跑。这东西从诞生那天起,就不是什么“防御性武器”,而是地地道道的进攻利器。它的射程,意味着从东海发射,就能覆盖到我们沿海的大部分地区。这个算盘,日本人自己心里清楚得很。他们嘴上说着是为了应对“威胁”,增强“防区外防御能力”,可这玩意儿怎么看都像是把刀递到了别人家门口。
有意思的是,美国人自己一手建立的《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规定了导弹射程的红线,现在却带头把它踩在脚下。先是英国,然后是澳大利亚、荷兰,现在轮到了日本。这就像一个自己定下规矩的牌手,却在牌局上带头作弊,目的就是要把整个牌桌搞乱。
当然,想用这几百枚亚音速的战斧就想对我们造成多大威胁,那纯粹是想多了。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就开始苦练“新三打三防”,其中“一打”就是打巡航导弹。对于战斧这种飞得不快、隐身能力也一般的家伙,我们有的是办法对付。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我们的防空体系,眼睛里盯着的早就是“贾斯姆”那种更难缠的隐形对手了,战斧在我们这里,已经有点不够看了。
真正的关键点,不在于我们能不能防得住。而在于,一旦日本的军舰选择按下那个发射按钮,它就必须考虑一个问题:亡国的可能性。解放军如今的海空实力,早已不是当年吴下阿蒙,在第二岛链之内,任何敢于挑衅的舰船,都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活过开战的头一个小时。
所以,这400枚战斧导弹,对我们来说威胁有限,但对日本来说,却像是一份绑在身上的炸药。美国人把引爆器交给了它,却也等于给它画下了一道无法逾越的红线。随着高市早苗这类极右翼人物走上高位,日本被武装起来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他们似乎正一步步走上那条最危险的钢丝。
这笔23.5亿美元的军购,换来的究竟是所谓的安全感,还是别人套在自己脖子上,随时可以收紧的一条锁链?这问题,恐怕只有日本人自己能回答了。
配资炒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