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关注我的人,都实现了财富自由!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加入我们,一起走向人生巅峰!
三年平静期后西方海军近期动作频频,似乎在刻意营造某种战略态势。英国护卫舰穿越关键水道,公开宣称遭遇“模拟攻击”;美国洲际导弹连续试射,战略核潜艇“俄亥俄”号高调现身珊瑚海;“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在西太边缘海域遭遇“锁定”,不得不狼狈上浮。五角大楼甚至改回“战争部”,召集高级军官强调“勇气”。这一切,在一些人看来,不过是战略自信丧失下的“烽火戏诸侯”。
当航母核武空中力量的优势不再,西方似乎只能将水下力量作为最后的“面子工程”。然而,即使是号称先进的“弗吉尼亚”级,也未能逃脱被锁定和驱离的命运。他们的水下战略优势,真的还存在吗?
反观中国在过去几年里,一系列“又长又粗”的无人艇和水下战雷相继亮相,这背后正是此消彼长的力量对比。而其中最核心、最难以通过陆地展示的超级水下利器,便是那令人惊叹的13至15米直径的超强耐压壳。
要知道在此之前全球最大的耐压壳直径也不过10.5米。即便是4.5万吨的“台风”级核潜艇,也只是多个小直径耐压壳的拼接。传统工艺受限于巨型钢板的尺寸,只能将数十毫米厚的钢板卷曲、焊接成直径不超过10米的圆筒,再将这些短小的圆筒焊接在一起。这种工艺不仅存在大量焊缝,是耐压的薄弱环节,更将潜艇的耐压深度限制在650米左右,即便是试验型号也难以突破800米。
但中国却凭借一种全新的工艺,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他们首先精炼出十几吨到几十吨的特种钢胚,然后利用高强度顶杆,在钢胚内部直接“硬顶”出一个穿孔,并不断压延放大。外壳部分再通过水压自紧。这样一来,便形成了一个直径更大、长度却远超5米的“无缝钢管”。
这究竟是什么工艺熟悉内情的人会脱口而出:这分明是在制造巨型炮管!没错,正是用加工巨型炮管的工艺,来打造新一代的超级耐压壳。巨型炮管能够承受高达数千兆帕的爆炸压力,用以应对相对稳定的水压,简直是小菜一碟。
这种工艺制造出的耐压壳,即使不加内部支撑肋,也能轻松应对3000到5000米的水深。如果再辅以内部支撑,7000到8000米的水深也来去自如。那些公开展示过的20米级长度的超级无人潜航器,正是这一技术的直观体现,它们在传统潜艇面前,简直如同纸糊一般。
如果将这种整体冶炼成型的钢坯,从目前的几十吨级提升到数百吨甚至上千吨,以13米到15米的巨大直径,完全可以承受数千米深度的水压,依然固若金汤。
这不仅仅是为了征服地球的深海。这种超级耐压壳,更将是未来探索金星、木星、土星等行星大气层的关键。它能够深入行星内部数千公里,承受极端的高压高温环境,并安全采样返回。这预示着,中国在深海探索和行星际探索领域,已经掌握了通往未来的钥匙。
当西方还在为战略气势”而焦虑时,中国却已悄然用硬实力,在深海领域构建起一道难以逾越的壁垒。这场静悄悄的技术革命,远比那些公开的“军事动作”更具深远意义。
配资炒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