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水文研究所与荷兰三角洲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受气候变化影响,莱茵河水温正持续上升。预计到本世纪末,其年平均水温与1990年至2010年这一基准期相比,可能将上升2.9至4.2摄氏度。
这项研究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设定的高二氧化碳排放情景,由联邦水文研究所、三角洲研究院以及莱茵河沿岸各国的专家共同建模计算。模拟结果显示,到本世纪中叶,莱茵河水温将上升1.1至1.8摄氏度;到2100年,年平均水温升幅甚至可能达到4.2摄氏度。
这意味着到本世纪末,莱茵河干流水温低于10摄氏度的天数将从目前的每年170天减少至104天;水温高于21.5摄氏度的天数将大幅增加,从目前的平均每年32天增至每年106天;在这106天中,有近50天水温高于25摄氏度,甚至达到28摄氏度或更高。
根据对1978年至2023年历史测量数据的评估,莱茵河的升温趋势已非常明显,尤其在德国卡尔斯鲁厄以南地区。参与该研究的联邦水文研究所生物学家塔尼娅·贝格菲尔德·维德曼表示,水温上升正显著影响着莱茵河的生存条件,如果关键温度阈值长时间被突破,可能会导致生态损害。
研究还指出,在莱茵河小支流中,可通过恢复河岸森林等方式来控制水温上升,但在大型支流及干流河段,相关措施的落实难度更大。如果水温超过临界值,主管部门可能被迫对用水进行限制,包括工业和农业用水等,这可能引发用水冲突并带来经济困难。因此各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与依赖水资源的用户协商,以实现经济合理的水资源利用。
配资炒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